微笑是一种力量
作者: 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19-09-07 | 12301次浏览
微笑是一种力量
李振村
著名儿童科幻作家杨鹏跟我说过他进小学给孩子们上课时的感受。他说:“孩子们非常喜欢我上课,因为我让孩子们在课堂里能够大声地笑,能够自由表达。可是我发现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通常都不笑,或者面无表情,或者一脸严肃。是不是老师平常在课堂上就是这个样子呢?老师不笑,孩子肯定也不敢笑,这样的学习多乏味啊!”
杨鹏的感受我也多次体会过:到一些学校参观,路遇的老师常常是面无表情,匆匆而过。到一些学校讲座,有的老师表情投入,也有的老师神情漠然。
几年前,济南市历下区曾经面向全区小学生做过一个“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”的调查,结果,“微笑”的老师成为最受孩子喜欢的老师。最喜欢的,一般是最稀缺的。中国都市人喜欢蓝天白云,是因为蓝天白云稀缺;西方人大概就不会最喜欢蓝天白云,因为在他们那儿这是再寻常不过的景观。为什么孩子们最喜欢“微笑”?因为他们面对的大多是严肃或者冷漠的表情。
其实,微笑不仅仅是一种表情,它还是教育生态的晴雨表。因为微笑传递给孩子的是友善、包容、尊重等情感信息。当教室里缺失了微笑,也就意味着缺失了人性的温暖和友善,缺失了幽默和趣味。这样的教育生态,毫无疑问是冰冷的,僵硬的,死板的,干枯的。
2000年9月的某个周末,19岁的美国青年凯文·海因斯写了一份遗书,随后乘公共汽车前往旧金山的金门大桥。他在遗书中写道,如果路上有人对他微笑,他就不去自杀。
行文至此,我们忍不住要问:很多老师为什么在校园里、在课堂上渐渐没有了微笑?
工作太累?压力所致的焦虑?不喜欢教师这份工作?不喜欢孩子?……这可能都是理由。但我想还有一个原因——大家压根就没有意识到微笑也是一种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养——当下我们各种门类的教师培训,关注的大多是教师的学科素养,关注的是课程,很少有人来关注教师的表情,关注教师的微笑。
如果把微笑作为一种教师的基本素养来要求,作为一种教育力量来进行针对性训练,师生关系极有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。
当然,简单指责老师缺失微笑而不去探究深层原因,也是不公平的。杨鹏跟我说:“我走过很多学校,发现,凡是校长笑眯眯的,老师大多表情轻松,不断微笑。而校长经常板着面孔的,老师的微笑就不大常见。”
看来,老师是否微笑在某种意义上是由学校文化决定的。营造一个能够让大家身心放松、自然舒展、包容自由的文化氛围,是让老师们的微笑能够像野花一样自然绽放的前提条件。而这,应该是一个校长最基本的职责。